明朝的講經法師交光大師認為,從唐朝到明朝各家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的註解大都是依據天台大師的《止觀》來解釋經上所講的奢摩他、三摩地、禪那,交光大師認為這種解釋不妥當,不是佛在《楞嚴經》上的意思;佛在經上講的是「捨識用根」,而智者大師的《止觀》還是用心意識修,不是捨識用根。所以他念佛,壽命到了,阿彌陀佛來接引他。他向阿彌陀佛告假,他說他重新來註《楞嚴經》,這個註解寫完之後他再往生。重新註解《楞嚴經》,取名《正脈疏》,自己解釋說:「今疏非敢意外穿鑒,但惟曲順聖經本來語脈而疏導之,務令前後照應,語脈貫通而已。」
所以後來研究《楞嚴》的人,就把從前的稱為是古註,交光大師是今註、新註。